背景链接 

一段时间以来,有关假冒医生、假冒养生专家的新闻不时出现。2018年7月又有媒体报道,一名冒充301医院“专家”的骗子自称取得“重大医学突破”,运用各种诈骗手段,让不少患者上当受骗。

公考角度兴政解读

“人无信不立、业无信不兴、国无信不强。”假冒医生、假冒养生专家不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权益,而且破坏了社会的诚信氛围。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建立社会诚信机制和社会信用体系这一大问题。

综合分析

虚假医疗广告为什么屡屡得逞,假医生、假专家为什么大行其道?从直接原因来看,这与医疗自身的特点有关。医学不是万能的,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。一些司空见惯的慢性病,目前也只能控制,难以治愈。如高血压药只能降压,糖尿病药只能降糖,并不能彻底根治,需要终生服药。这些慢性病极容易引发病人的焦虑,这恰恰为假医生、假专家提供了可乘之机。通过吹嘘不符合医学常识的“神奇”疗效,这些假医生、假专家迎合了患者的焦虑情绪,因此往往能够使得骗术得逞。为了令这些假医生、假专家无法得逞,有必要加强宣传引导,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和医学知识水平,增强人们的理性辨别能力。

往深些看,患者面对的不只是假医生、假专家的一面之词,还有不少媒体平台的大范围虚假宣传。就拿已经被打假的假专家刘洪斌来说,她在3年间以9个身份活跃在多家地方卫视,被网友戏称为“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”,她所推荐的药品、保健品也被多地查处。但问题在于,一些媒体平台为了广告费、竞价排名等利益,放弃了把关人的职责,为假医生、假专家背书站台,消耗了平台的公信力,更伤害了整个社会的诚信。正因此,无论是发布平台还是搜索平台,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,都应该承担起明辨真伪、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,不给虚假信息、失信行为提供舞台,从而更好地捍卫诚信、涵养信任,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位。

对策措施

加快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。使失信可查、作假受惩,让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,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、失信可耻的氛围,这些假医生、假专家、假广告就难以乘虚而入,最终只能消失遁形了。

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,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,形成“守信者走遍天下,失信者寸步难行”的奖惩机制,让诚信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、失信变成失信者的警报器。

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,形成政府、市场和社会的合力,才能营造“知信、用信、守信”的良好氛围,让虚假信息与失信行为无处藏身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撑和信用保障。

 

 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
2023省考/选调生招录专题